央行重磅新规今起实施,银行代收"乱扣费"终结,多家已提前调整
(原标题:@所有人!央行重磅新规今起实施,银行代收"乱扣费"终结,多家已提前调整)
防范银行代收业务“乱扣费”的新规即将落地实施。
4月26日起,央行规范代收业务新规将正式实施,各类因代收业务不规范导致的“乱扣费”行为迎来严控。在此背景下,包括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多家银行,此前已对代收、代扣业务发布优化调整公告。
“包括水电煤气费等业务的银行代扣,信用卡自动还款,村社集体分红,村委薪酬发放,村幼儿园交学费,委托银行发起代收等都属于代收代付业务的范畴。”一位华南地区农商行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介绍,银行作为第三方机构开展这类代收业务所获得的手续费用,都计入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
“中长期看,代收业务规范开展,有助于防范机构面临的潜在风险、稳健经营,有利于代收业务健康发展。”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指出,央行新规发布就是要防范风险,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
银行代收业务新规落地
2020年10月26日,央行发布《关于规范代收业务的通知》(下称《通知》),并同时表示“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六个月后施行”。也就是说,今年4月26日起,针对银行代收业务的新规将正式实施。
央行去年发布上述《通知》时表示,银行、支付机构和清算机构应当对照通知要求对存量代收业务进行梳理,制定整改方案并报告央行或其分支机构同意后执行。
央行在《通知》中明确了代收业务定义:是指经付款人同意,收款人委托代收机构按照约定的频率、额度等条件,从付款人开户机构扣划付款人账户资金给收款人,且付款人开户机构不再与付款人逐笔进行交易确认的支付业务。
具体来看,代收业务在日常生活场景中应用较为广泛。例如,银行客户与自来水、电力、燃气、有线电视等公司签订服务协议后,公司每月按期自动从银行客户账户扣费;信用卡持卡人与银行签订自动还款协议后,银行每月从持卡人指定的账户划转资金偿还信用卡;客户购买保险时,与保险公司约定每月自动从客户账户扣收保费等。
央行在《通知》中明确,符合代收业务的适用场景包括,便民服务缴费、政府服务税费缴纳、公益捐款、通讯服务费缴纳、信用卡还款、保险费用缴纳、银行账户充值、资金归集、小额便民费用缴纳、跨机构业务等等。
华南某农商行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介绍,银行作为第三方机构开展这类代收业务所获得的手续费用,作为银行的中间业务利润。
多家银行已调整代收业务
央行针对代收业务的新规正式施行之际,交通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已陆续参照新规执行,调整优化代收、代扣业务。
交行公告称,自4月17日起,交行将执行人民银行规范代收业务新规,统一按照规范要求向客户提供代收代扣服务。包括通过交易渠道提醒、短信等方式通知客户发生的代扣信息,并根据客户的签约信息提示通过交行或收款方渠道补充完善代扣协议。该公告分为付款人相关事宜、收款人相关事宜两大部分。
交行工作人员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如已签订代收代扣协议,但近期收到交行通知要求重新签协议或补充协议信息的,需按照通知内容以及通知中告知的方式进行协议更新。“如跨行代扣业务、保险缴费等,若不及时更新协议,交行将会停止代扣,客户可通过手机银行APP或营业网点更新协议”,交行工作人员表示。
目前,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也分别就信用卡业务发布代收业务规则,发布相应的优化调整公告。
招商银行称,应央行新规要求,该行计划对信用卡代收业务进行升级维护:自2021年4月20日起,该行信用卡持卡人(付款人),在使用该行信用卡作为付款账户进行代收业务付款时,需事先或在业务办理过程中与该行(付款账户开户机构)、代收机构、商户(收款人)之间签订代收业务协议。如客户未能及时完成代收协议签约,其信用卡代收付款将会失败。
此前,中信银行信用卡也发布了关于优化代收服务的公告,对办理代收服务(涉及费用缴纳、公益捐款、账户充值、信用卡还款等)的客户,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及协议约定提供代收服务,及发送办理业务通知。
打击乱收费、乱扣款行为
对于为何要对代收业务进行规范,央行曾在《通知》征求意见稿发布时对相关问题进行说明。
央行指出,相较于其他需付款人对交易逐笔确认的支付业务而言,代收交易验证强度较弱,易造成付款人的资金风险。特别是近年来代收业务呈快速发展趋势,由于业务开展不规范导致的资金损失风险事件逐渐暴露。
央行也曾发布两个风险案例:例如,某罗姓客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储蓄账户被人以1分钟1万元的频率在10分钟内扣走近8万元。经开户银行查询,某公司通过某支付机构的批量代收接口将资金从罗姓客户储蓄账户扣走,但该客户并未与此公司、储蓄账户开户银行签署任何协议。
另一案例显示,某李姓客户在出国4个月期间,随身携带的银行卡陆续发生单笔5万元的扣款交易,共被扣走200万元。经查,该客户曾在某平台购买理财产品,产品赎回后,该平台以李姓客户名义伪造代收业务授权协议,将其资金通过代收通道扣划至某公司。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指出,此前国内银行、支付机构开展的代收业务,由于缺乏必要规范和监管等,容易滋生一些潜在风险。如随着支付业务程序复杂化、业务量增加等,业务不规范容易产生操作风险;如果银行未对代收资金合理管理,在特殊时点容易出现集中收付压力;如果代收机构未严格履行收款人客户身份识别,容易被诈骗、洗钱行为钻空子以及暴露出对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不足等问题。
周茂华表示,“对银行来说,新规实施,短期部分银行面临业务整改、业务流程完善,《通知》也明确了代收业务适用场景范围,部分机构的不合规代收业务将面临压缩。但中长期看,代收业务规范开展,有助于防范机构面临一些潜在风险、稳健经营,有利于代收业务健康发展。”
“对客户来说,新规实施对代收业务各个环节进行明确规范,避免未经客户允许开展代收业务,加强收款人真实信息审核、识别等,最大限度降低诈骗等违法行为,以及保护客户信息安全等,实际是强化了客户合法权益保护。”周茂华分析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