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与“坚守”的辩证法——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云南经验
10月,云岭大地西部,横断山脉阻隔下,初秋的峡谷地区比外面的世界多了几分寒意。在崇山峻岭间驱车四个小时后,中国银行业协会声誉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组织的“赓续红色金融 礼赞百年征程”主题调研团来到云南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在这个曾经与世隔绝之地,一个金融惠民服务点格外引人注意。问清来意后,服务点负责人沈菊热情地与调研团一行人攀谈起来,生动的故事消除了车程带来的疲惫。
沈菊是金融惠民服务点所在商店的女主人。她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2012年自己随丈夫初到独龙江乡,恰逢大雪封山,条件十分艰苦,甚至不得不上山挖野菜吃。“这九年来,在政府的帮扶下,在农行的支持下,我们经营起商店,成立了金融惠民服务点,惠民也惠我,我也坚守在独龙江。”她说。
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朴素的情感却一点没变。独龙江乡的这一幕,恰是金融助力云南西部发展的一个缩影:面对民族文化坚守“变”与“不变”的标尺,面对绿色发展坚守“变”与“不变”的界限,面对易地扶贫搬迁坚守“变”与“不变”的原则……有些变了,有些将一直坚守。
升级的产业与传承的民族文化
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是全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特有民族最多、跨境民族最多的省份,诞生了绚烂的文化。从决战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行云南分行以扎实行动服务民族团结,促进民族经济繁荣。升级了产业,更传承了民族文化。
在怒江州福贡县,有一处宛若仙境的世外桃源——老姆登村。中银协调研团一进村就看到著名的怒苏哩150客栈。千脚落地房里,木片瓦、竹篱笆墙、屋檐下吊着的金黄玉米棒子展现着民族特色,屋内不灭的火塘传承着历史的温度。
客栈老板郁伍林能歌善舞,更是老姆登村的致富带头人。“多亏了农行贷款支持,帮我开起了客栈,促进了我们旅游产业发展。没有农行支持,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他向记者回忆起创业故事,“最早偶尔有游客来借宿,我们都热情迎接。久而久之,一有游客进村,村民都会介绍到我们家。后来,在农行的大力帮扶下,我们在老房子做起了客栈生意。”两次改建客栈时,农行都第一时间按照郁伍林需求给予贷款支持,解了燃眉之急。随着客栈越做越大,农行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2015年以来,农行怒江分行福贡县支行已累计为其发放贷款134万元。在他的带领和影响下,老姆登村不少人家都开了客栈,或做起旅游相关的生意,老姆登村也成了全国闻名的网红村落。
在那个明月夜,调研团成员和村民围着篝火,促膝而谈。非遗传承人为远道而来的客人演奏起传统乐器达比亚,悠扬的歌声传递着世居民族的热情好客、淳朴真诚。“舞蹈和歌声中,我们不仅把民族文化展现给客人,更是把民族文化传承下来。”郁伍林动情地说。
近年来,农行云南分行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为目标,用心、用情谱写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时代华章。记者还看到,在少数民族地区,农行云南分行为不会签字的少数民族群体推出指纹签名功能,开设傈僳语、彝语、怒语、傣语等少数民族语言服务窗口,走村入寨宣讲金融知识。农行云南怒江分行办公室副主任李玉才说:“有一次,一位傈僳族群众腿脚不便来不了银行,需要打印银行流水,工作人员乘车10多公里,翻山越岭到群众家里,短短几分钟就用‘移动Pad’办理好了相关业务。”
中银协宣传信息部主任、声誉风险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姜涛表示,农行云南分行深深扎根集“边疆、民族”为一体的当地现实,优化渠道,创新产品,不断提升金融利民、惠民、便民力度,具有多方面典型示范意义。
开发的金山银山与坚守的绿水青山
独龙江乡位于云南省西北角的神秘河谷地带,保留着完好的原始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曾几何时,山重水复、积雪冰封环境使独龙江乡处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中。2014年,一条长达6.8公里的隧道畅通了独龙江乡与外界的联系。
“独龙江乡要大发展了,你快回来吧!”那年,父亲的一通电话将在外打工的90后独龙族小伙丁尚华唤回了家。
深爱家乡山水的丁尚华,马上决定做农家乐。农行贡山县支行了解到他的需求后,及时发放“农家乐贷”,还帮助他开设了普惠金融服务站点,在方便周边居民的同时也增加了客流量。“2019年我向农行贷款30万元,主要用在农家乐装修、建房,这让农家乐越来越美。”绿水青山间,丁尚华的农家乐与环境融为一体。
“当时,农行和县文旅局对全县农家乐进行走访,选择一部分农家乐,用信用贷款的方式予以支持。”农行贡山县支行行长和春凌回忆道。受疫情影响,农家乐经营遇到困难,农行第一时间办理了贷款展期。
“疫情终会过去的,不管怎么样,必须要坚持下来!等疫情结束,我有信心一年至少赚40万。”丁尚华言语中透露着乐观与自信。
在采访过程中,中国证券报记者被独龙江的碧水青山深深吸引,而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更是让人感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早已不是停留在理念上,而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在独龙江乡,另一位村民马玉龙给记者介绍了草果“生意经”。草果可以作调味香料,不仅是经济作物,草果树本身还能稳固山坡坡体,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近年来成为当地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马玉龙告诉记者,去年9月农行给予5万元“草果贷”,用于扩大种植面积。目前种植了30多亩草果,今年种植草果收入不低于2万元。
农行怒江分行行长沈煦介绍,未来农行还将继续加大支持力度,以因地制宜的特色金融产品精准滴灌,助力当地特色花开艳、产业竞芳菲。“现在我们的乡村振兴贷总体情况是好的。我们下一步将进一步用好风险化解政策,并将推出以政府风险补偿金为基础,金额更大、期限更长的乡村振兴贷款品种‘富民贷’,支持村民发展生产。”沈煦表示。
告别的深山故土与不变的奋斗精神
将群众搬出大山,安置到新社区,引导发展新产业,这是决战脱贫攻坚重要的系统工程。在贡山县一处名叫幸福社区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有一个社区扶贫车间,一些告别深山故土的居民在新家园实现了就业,主要工作是清洗宾馆用的床单被罩。
“车间开设初期,确实困难,没有抵押物,农行给我们发放了信用贷款。借助这笔贷款,我们买了新的设备,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越走越好。”天诚家政服务扶贫车间负责人和利华说。
和利华还告诉记者,今年年初,受疫情影响,车间订单量骤降,资金非常紧缺。幸好农行再次给予支持,才保障了车间的正常运转和工人工资发放。“我的目标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工人们的钱包鼓起来,让年轻人通过劳动改变自己的道路!”和利华说。
通过自己的奋斗创造幸福生活,这是一路下来记者经常听到的话。记者曾经问坚守在独龙江乡的沈菊,这几年独龙江乡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她毫不犹豫地说,人变了!“以前一到大雪封山,人们就无所事事。现在大家都有了工作,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人们的素质明显提高了,生活不断变好。”她说。
农行云南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江涛说,农行云南分行开展“穿透式”帮扶,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补短板,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从解决金融服务缺失问题到金融支持农户发展种植、养殖产业,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脱贫,真正做到了“小康路上一个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