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产品惠农正当时 上海金融机构助力养殖企业做大做强
2021年刚在上海金山区扩建了猪舍的松林公司最近迎来了收获:坚持做生猪全产业链,不做投机生意,公司稳稳地获得了盒马鲜生等电商平台的猪肉供货商资格,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年初新增加12万头生猪产能,使公司产能达到了25万头的规模。
松林公司董事长王龙钦告诉记者,松林公司的经验就是踏踏实实做全产业链,做大做强猪肉品牌,不囤积、不投机;适当利用金融产品。
据上海银保监局提供的数据,今年1至5月,上海农业保险保费收入3.55亿元,同比增长23.74%;赔付金额2.57亿元,同比增长43.2%。有力保障了市民的“米袋子”“果筐子”“菜篮子”。
逆势扩张
“金山区的猪舍刚扩建一年,我们投资1.8亿元建猪舍、买设备,在还没有销售收入的情况下,交行给我们提供了3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王龙钦介绍。
生猪养殖风险和市场风险都比较高,而且猪舍等固定资产没有产权证,无法进行不动产抵押,这是此类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根本原因之一。
交行上海金山支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采用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方式,并与担保基金农业担保、母公司担保等其他方式组合,采用先放款后追加抵押的模式,为企业投放了3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
上海农商银行也有以生猪活体作为抵押担保的涉农贷款产品,破解了涉农经营主体普遍存在缺乏抵押物的难题。此外,也有银行通过供应链金融来实现对养殖户的贷款支持。
在银行的信贷支持下,从去年开始扩产的养殖户们尝到了甜头,疫情期间因生产成本提高造成的损失已经被销售扩大所弥补。
专注主业
“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最多不会超过3个月,因为到时候延长饲养和二次育肥产能马上就赶上来,会把价格拉下来。”王龙钦建议,市场监督部门应当制止上述投机行为。“市场好不容易从去年那么差的情况下恢复过来。”
像松林公司这样具有近30年生猪养殖经验的企业,其抵御风险的举措就是坚持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按照自己的养殖节奏出栏生猪,坚持品牌经营,不为市场价格所动。基本上生猪长到115公斤就出栏,每月向市场出售鲜猪肉约1200吨。严格按照生产计划上市,一旦惜售或者增加出栏量,对饲料、冷库库存都会有严重影响。
抵御风险
王龙钦介绍,在养殖领域,很多养殖户主要通过保险来规避风险。
2018年起我国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生猪价格走高,全国各地加快生猪复养工作。一旦疫情因素消除,生猪价格将面临较大下跌风险。为抵御和分散风险,太平洋安信农险早在2019年初便开始与各期货公司进行多次专题研讨,模拟演练“保险+期货”方案的可行性,多次调研听取养殖户的意见,最终确定的保险方案为普通亚式看跌方式,保险价格与大连商品交易所生猪期货主力合约价格挂钩,保险公司借助期货和期权工具实现风险对冲,当生猪期货价格下跌到保险目标价格时,被保险人获得相应赔偿。
2021年1月,生猪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挂牌。同时,首单生猪“保险+期货”价格指数保险在太安农险落地,承保数量1000头,保费6万元,分散了生猪养殖户的市场风险。
2021年3月,太平洋安信农险联合东证期货向大连商品交易所申请并获得“大商所农民收入保障计划”养殖类项目200万元产业市场拓展资金,用于金山、松江地区开展生猪“保险+期货”价格指数保险。截至目前,保险金额约为9388万元,在生猪弱周期局势下,有效保障了生猪养殖企业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