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全国两会精神看落实丨广东:促开放、强创新、抓协调 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

  新华社广州4月8日电  题:广东:促开放、强创新、抓协调 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记者孙飞、周颖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广东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起来,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努力迈出新步伐、展现新气象。

  伴随着汽笛声,搭载着广汽等国产品牌汽车的外贸滚装船,从广州南沙汽车码头出发,驶向“海外”。南沙海关提供24小时预约通关服务,引导出口企业“提前申报”,助力国产汽车加速“出海”。

  全国两会闭幕后,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一回到工作岗位就向员工宣讲全国两会精神。“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强调‘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我们深感振奋,一定积极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冯兴亚说,如今口岸通关环境不断优化,再加上自主创新能力等不断提升,国际化会是公司下一个重要增长点。

  国产汽车走向国际市场,离不开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的发展。支持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加快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最新数据显示,粤港澳大湾区2022年经济总量超13万亿元人民币,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正朝着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既定目标加速前进。

南沙大桥全景。新华社记者刘大伟 摄

  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已成为我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重要趋势。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东以此作为统领全省工作的“纲”。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朱伟说,如今大湾区跨境通关更加高效,“一地两检”“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等便利通关模式先后实施,资金流动更加便捷,“大湾区建设正迎来最好的时期,已到了加速发展阶段”。

  3月22日,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的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里,一场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会正在热烈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也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全国人大代表、迈普再生医学董事长袁玉宇说,“对企业来说,创新是头等大事。”据了解,近几年公司研发投入累计超过1.3亿元,未来在保持高研发投入的基础上,还将继续开拓更先进的创新技术平台。

  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活力,正在广东持续迸发。最新数据显示,到2022年底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6.7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达6.9万家。

参观者在车展的比亚迪汽车展台了解情况。新华社记者邓华 摄

  从北京回来后,全国政协委员王理宗的全国两会精神宣讲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身兼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会长、深圳市企业家联合会常务会长等职务的他,身后是各个高科技领域的6000多家会员企业。

  “从省到市再到高科技企业,我已经进行了10场宣讲。”王理宗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支持和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我们正积极引导企业往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鼓励企业在原材料、工艺、流程等领域突破创新。”

  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和群众面对面交流传达全国两会精神,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罗定市黎少镇隆久村党总支书记李小兰近期十分忙碌。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李小兰说:“全国两会上,我就加大对广东欠发达地区转移支付力度、加大推广现代农业产业园等提出了建议,并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回应和关注。”返回家乡后,结合隆久村实际情况,她与村民就如何拓宽增收致富渠道进行了探讨。“好荔枝,不愁卖,今年我们将着力发展优势荔枝品种,让村民种荔枝增收。同时,我们希望引进一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李小兰说。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广东正积极转变观念,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广东省委、省政府近日发布《关于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打造一批产业转移合作园区”“推动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各县(市、区)立足资源禀赋、聚焦细分领域,打造1至2个特色产业,实施差异化产业政策和精准化扶持政策,形成区域特色产业优势,培育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园”等。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说,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广东县镇村发展的短板正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