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供应足价格稳 市民“菜篮子”拎得轻松

张利静 马爽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除去走亲访友的水果钱,感觉跟平时花费差不多。”北京市民曾先生对春节假期的物价水平表示满意。他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整个假期,一家人在餐桌上的花费在1000元左右。

  中国证券报记者走访北京多个商超及水果店发现,今年春节期间肉类价格较节前总体平稳,猪肉价格同比去年较低,水果价格差别较大,可供消费者选择的平价水果不少。分析人士表示,从市场供需形势看,2022年农产品供应将充足,消费者对价格无需担忧。

  假期餐桌花费变化不大

  1月30日,春节假期的前一天,曾先生带着一家人去附近的超市购物,准备年货。

  “买了5箱苹果(约60斤),10斤砂糖橘,花了470元;各类鲜肉一共买了十来斤,花了300元出头,其中10斤猪肉才100多块。加上蔬菜的花费,一共大概1000元。”曾先生给中国证券报记者算了算他在这个春节的花费,由于要拜访朋友,比平时多买了一些水果,不算饮料等花费,这基本是他们一家三口春节假期的餐桌费用。

  春节期间,年货食材、水果鲜花是市民热衷的消费品类。由于需求量较大,这些商品通常也会迎来涨价高峰。记者走访了北京市多个商超看到,春节期间,无论是水果还是蔬菜、肉类,都有市民络绎不绝前来挑选,节日气氛浓厚。

  水果肉类价格总体平稳

  通常在除夕夜之前,人们已经开始准备年货食材,相关商品也开始涨价。1月29日,记者在北京市西城区一家水果店看到,品种丰富的新鲜水果摆满了货架,店里不断有顾客光临。

  “苹果怎么卖?”在这家水果店,一位顾客询问。该店工作人员介绍:“这批苹果是刚到的,新疆糖心苹果,7块钱一斤,成箱买是85元一箱,一箱有十二三斤。”

  “过年的时候,水果价格总体上会有提价,今年的提价幅度不大,总体也就是一两块钱的水平。”该水果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苹果、砂糖橘价格不高,加上人们过年喜欢图彩头,苹果寓意“平平安安”,桔子寓意“大吉大利”,颜色也鲜艳可人,因此这两类水果卖得特别好,但进口水果受海外疫情影响,销售情况一般。

  “今年苹果价不高,加上方便储存,很好卖。新疆糖心、红富士等苹果口感都很好,价格也基本差不多。”该工作人员说。

  记者在北京市海淀区一家商超看到,各类柑橘和苹果依然是消费者的“心头好”,挑选购买的顾客明显比其他水果摊位要多,但进口水果比如前几年受捧的车厘子却似乎不太受欢迎,鲜有人问津。

  猪肉价格今年春节假期很“亲民”。2月6日,记者在超市看到,猪肉(五花)价格为14元/斤左右,低于去年同期二三十元/斤的水平。

  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1月“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133.42,较去年同期下降8.12;1月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为18.95元/公斤,较去年同期下降25.45元/公斤。

  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和山东卓创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监测,2022年第4周(即2022年1月24日至1月28日),16省(直辖市)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的周平均值为每公斤19.59元,环比上涨3.5%,同比下跌55.3%。

  中期供应充足

  展望后市,分析人士认为,总体来看,水果、猪肉市场中期供应充足,后市价格难以大幅上涨。

  水果方面,苹果作为水果市场重头品种,其销量及价格变化对其他水果具有重要影响。从库存看,据Mysteel数据,2021-2022年产季全国苹果冷库总入库量为890万吨左右,同比减少23.0%,仅高于2018年大减产年份入库量,但库存总量仍处于近五年平均水平上方。

  “近三年,全国果园种植面积由10917千公顷增至12277千公顷,水果产量由2.44亿吨增至2.74亿吨。2021年,各地水果整体丰产,预计总产量同比增加,冬春市场供应充足。”

  Mysteel果蔬分析师高婷婷说,春节假期后,节日效应会逐渐弱化,市场需求有所减少,且砂糖橘、柑橘等桔类产品货架期较长,叠加疫情等不确定因素,预计价格有一段低迷期。

  “水果市场供应端呈现种类不断丰富、总量不断增长的态势,需求端则进入稳定态势,整体水果市场呈现供应充足的局面。不过,由于水果大多有季节性,因此价格波动存在阶段性的差异。”方正中期期货苹果期货高级分析师侯芝芳分析,在不出现重大天气变化的情况下,下半年市场随着瓜类、新季苹果以及柑橘等大类水果的上市,预期整体水果价格将有所回落。

  就消费者而言,水果方面,高婷婷建议从营养合理搭配出发,不必过多担心涨价问题,可理性选择国内外优质水果。猪肉方面,中信建投期货生猪高级分析师魏鑫预计,2022年上半年猪肉价格呈低位震荡走势。由于供给整体维持较高水平,消费者无需担忧肉价上涨,可以根据自身喜好和需要进行采购,不用大量囤积。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