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期货交易所理事长姜岩28日在第十六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透露,上期所将着眼于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大宗商品定价国际影响力。业内人士表示,这或许预示着上期所国际化进程将进一步提速,开创新、老品种“两手抓”的对外开放新局面。
应看到,在当前形势下,推动期货市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加具有积极和现实意义。
首先,我国期货市场国际化与实体经济开放程度还不匹配。2013年以来,我国连续保持全球进出口贸易总额第一位,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我国期货市场国际化虽取得一些进展,但与实体经济开放程度还不匹配,还不能有效满足实体经济开放的风险管理需要。
其次,我国期货价格的权威性仍有待提升。中国目前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贸易定价体系中的话语权还很弱。虽然中国商品期货成交量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位,但由于没有足够数量的境外产业企业和机构投资者参与,期货价格的权威性还不够。只有推进期货市场的开放,才能吸引更多的境外交易者,不断完善市场结构,增加定价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同时,期货市场的良性健康发展离不开多元化的市场参与结构,扩大境外投资者参与到市场,对外开放有助于增加期货市场的流动性,有利于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有助于期货市场的稳定。
再者,实现期货行业及期货公司的转型升级,需要推进期货市场对外开放。中国期货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基础,但就期货市场的产品和服务而言还处于初级阶段。在近几年,期货公司才开始进行创新业务、个性化产品服务的探索,通过市场的对外开放,引入的不仅是交易方,也会带来期货经纪商的结构变革,进而带来新的产品和服务模式,对于提升国内期货经纪商的服务水平也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最后,完善制度安排、加快对外开放还可以助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健全的交易机制加上开放的市场环境带来的商品定价能力可以吸引“一带一路”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我国期货市场,期货公司可以为“一带一路”相关客户提供多样化风险管理服务,支持相关产业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和管理风险,从而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在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背景下,期货市场逐步对外开放将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2018年3月26日,中国期货市场首个国际化品种——原油期货成功挂牌交易,这是中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上期所相关负责人在此次论坛上透露,上期所正加速推进现有期货品种的国际化进程,构建多元化产品体系,包括20号胶、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等。
可以预料,除了复制原油期货的成功经验,继续推出与国际接轨的新品种之外,稳妥有序推进有色金属等现有金属品种的对外开放也将是今后一段时间上期所国际化的一大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