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中证网
返回首页

山东期货业“保险+期货”模式赋能乡村振兴

王珞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近年来,山东期货行业持续开展“保险+期货”的创新模式,通过发展多层次农业保险,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优化农业补贴体系,改变传统农业“靠天吃饭”收益不稳定的状况,有效规避价格波动风险,保障稳产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模式创新 “保险+期货”绘就金融助农画卷

  山东作为农业大省,农产品资源丰富,种植养殖农户众多,生猪、玉米、花生、苹果等众多农产品产业链发展较为完善,然而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特点使得农户收益不稳定。

  自2015年“保险+期货”试点首次推出,10年间,“保险+期货”模式有机结合了保险行业的承保理赔功能和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功能,在保障农户收入、提高农户生产积极性的同时,促进农业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效益化。

  近年来,山东证监局加强与山东各级政府部门、期货交易所等单位的协同配合,引导辖区期货经营机构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推动开展“保险+期货”业务,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截至2024年12月底,山东辖区9家期货经营机构在辖内15市开展了168个“保险+期货”项目,涵盖生猪、鸡蛋、棉花等8个期货品种。总保费约1.48亿元,保障金额约26.64亿元,总赔付金额约8681万元,最高赔付率达553.53%。其中,棉花项目规模增长显著,总保费同比增长72.25%,保障金额增长43.20%。

  从期货品种看,辖区7家期货经营机构在辖内7市参与开展了117个生猪“保险+期货”项目。总保费约0.57亿元,保障数量约9.74万头和6.05万吨,保障金额约11.95亿元,赔付金额约3370.13万元,最高赔付率137.16%;辖区3家期货经营机构在辖内4市参与开展了20个鸡蛋“保险+期货”项目。总保费约0.04亿元,保障数量约2.12万吨,保障金额约1.49亿元,除一个未完结的项目,总赔付金额约306.41万元,最高赔付率553.53%。

  从机构层面看,2024年辖区中泰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17个省份落地170余个“保险+期货”项目,涉及10个期货品种,保障金额21.35亿元,累计赔付金额近7800万元。针对红枣、苹果、棉花等特色品种,中泰期货探索形成综合型、可持续“保险+期货”模式,有效助力农业主体风险管理,持续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其中,中泰期货“保险+期货”模式荣获山东省2023年度“好品金融”产品,“保险+期货”项目荣获济南市2023年度金融创新项目二等奖。

  培训推广 金融助农高质量发展深入人心

  2024年,山东证监局指导山东省期货业协会与期货交易所等单位通过举办培训会等方式,做好“保险+期货”业务的宣传推广。

  2024年10月,山东省期货业与大连商品交易所等单位联合主办“DCE·产业行—期货衍生品市场及‘保险+期货’服务山东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及座谈交流活动”。相关政府部门、期货交易所、保险期货从业人员及养殖户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优化“保险+期货”模式,助力生猪产业稳健发展,让更多养殖企业和农户受益。

  此外,山东省期货业协会先后赴烟台招远、蓬莱参与郑州商品交易所苹果“保险+期货”项目启动仪式,赴烟台栖霞参加金融助农高质量发展大会暨烟台栖霞、龙口苹果“保险+期货”项目启动仪式,多样化做好“保险+期货”业务的宣传推广。

  大有可为 续写服务乡村振兴新篇章

  202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证监会等部门《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山东证监局从严从实抓好该文件的贯彻落实,结合省情提出贯彻落实建议。同时,加强局所联动,会同广期所、大商所等召开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座谈会;赴广东等省份进行深入调研,对深化山东期货市场培育、推动“保险+期货”产业发展等内容进行会商对接。

  下一步,山东证监局将进一步加强与相关各方的协作,围绕“保险+期货”模式,在深化产业培训、加强案例宣传、推进“一企一策”服务等方面协同发力、共促提高。

  山东省期货业协会将牢牢把握“自律、服务、传导”职能定位,引导辖区期货经营机构积极运用期货及衍生品工具深耕山东沃土,通过提供专业化服务,形成可持续发展良好生态,在保障农户收入、提高农户生产积极性、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过程中贡献更多期货智慧与方案。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