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一个月受理18家半导体公司 科创板“硬”科技属性凸显

李兴彩上海证券报·公司

  盘点近期科创板的IPO受理情况,愈发显示出其“硬”科技定位,也反映出半导体产业的高景气度,产业的新发展、新机遇。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6月份,科创板受理的半导体公司达到18家,超过1月至5月受理的半导体公司总量(约13家)。从产业链角度看,6月份获受理的公司中,仅有1家封测公司甬矽电子、1家设备公司屹唐股份、1家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工具)公司概伦电子,其余均为半导体设计公司。

  进一步分析这些被受理的公司,可洞悉行业发展新趋势、新成果,5G带动射频芯片快速发展、大CPU(中央处理器)布局“开花结果”……在信息化、智能化加速的背景下,不断涌现新技术、新应用,催化相关公司加速度发展,半导体的投资周期也大为缩短。

  1个月受理18家半导体公司

  6月30日,上交所披露了14家公司的科创板IPO招股书(申报稿),其中,盛景微、好达电子隶属半导体行业。

  好达电子成立于1999年6月,法定代表人刘平,公司主要从事声表面波射频芯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滤波器、双工器和谐振器。盛景微的主要产品包括电子延期模块及起爆器。

  半导体公司在6月份掀起了一个“冲刺科创板”小高潮。记者统计,今年6月,科创板受理的半导体公司达到18家,超过今年1月至5月的受理总量(约13家),且受理时间基本集中于6月下旬。

  具体来看,6月21日受理唯捷创芯,22日受理芯龙技术,23日受理甬矽电子,24日受理了龙腾股份、长光华芯,25日受理中微半导、赛微微、屹唐股份、概伦电子,28日受理了思特威、龙芯中科,29日受理天德钰、臻镭科技、奥比中光。

  从产业链角度分析,6月份获受理的18家公司中,仅有1家封测公司、1家设备公司、1家EDA软件公司。

  记者了解到,甬矽电子主要从事高端集成电路(IC)的封装和测试。屹唐股份主要从事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所需晶圆加工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干法去胶设备、快速热处理设备、干法刻蚀设备及配套工艺解决方案。概伦电子是一家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的EDA企业。

  其余15家则均为半导体设计公司,其中从事电源管理芯片、功率器件芯片等模拟芯片、数模混合芯片设计的公司则有英集芯、东微半导、芯龙技术、龙腾股份、赛微微、中微半导等6家。

  比如,芯龙技术已成为国内电源芯片行业的知名企业,产品应用领域覆盖汽车电子、工业控制、通讯设备、消费电子和家用电器等领域。中微半导则专注于数模混合信号芯片、模拟芯片,致力于成为以MCU(微控制器)为核心的平台型芯片设计企业,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家电控制芯片、消费电子芯片、电机与电池芯片和传感器信号处理芯片四大类。

  细分赛道多 投资也可“见效快”

  上述半导体公司科创板IPO申请折射出一些行业自身发展的新特点,技术的新趋势,应用的新爆点。

  5G应用落地,射频成为半导体领域最受关注的新增长点,稀缺概念股卓胜微受到市场热捧,目前市值高达1700亿元。很快,在射频芯片领域,投资者将可以有新的选择:6月份,上交所科创板一口气受理了唯捷创芯、臻镭科技、好达电子等3家射频芯片公司的IPO申请。

  资料显示,唯捷创芯的主营业务为射频前端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主要产品为射频功率放大器模组,还包括部分射频开关芯片及Wi-Fi射频前端模组产品。臻镭科技的主要产品包括终端射频前端芯片、射频收发芯片及高速高精度ADC/DAC(一种数据转换器,包括数模转换器及模数转换器)、电源管理芯片、微系统及模组等。

  更基础赛道的公司也“开花结果”了。比如,龙芯中科的科创板IPO申请6月28日获上交所受理,该公司为大名鼎鼎的“龙芯”公司,主要产品是基于MIPS指令系统设计开发的CPU(中央处理器)及配套芯片。

  “半导体投资周期长、见效慢……”可谓投资圈的共识。但是,在新的技术、新的应用催化下,半导体公司成长加速,多家公司正在“跑步”冲刺科创板,也在不断破除PE对半导体投资的“刻板印象”。

  成立不足4年就冲刺IPO,甬矽电子很可能创造半导体公司最快IPO纪录。甬矽电子成立于2017年11月,公司封测一期项目计划5年内投资30亿元(分两段实施),达产后具备年产50亿块中高端集成电路、年销售额30亿元的生产能力。甬矽电子备受资本青睐,获得了朗迪集团、元禾璞华等产业及PE资本的投资。

  同样“跑步”冲刺科创板的还有思特威。思特威成立于2017年4月,是一家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公司,公司获得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大华股份、芯动能投资、小米产业基金等的投资。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在6月份获科创板受理的半导体公司中,盛景微成立于2016年4月、臻镭科技成立于2015年9月、奥比中光成立于2013年1月,均为颇“年轻”的半导体公司。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