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时尚界为何总有新词

徐 达 经济日报

  这个夏天,你“薄荷曼波”了吗?

  从多巴胺穿搭到美拉德风,从薄荷曼波到丁达尔风,时下,在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上常能看到一些穿搭“黑话”,网友感叹“明明每个字都认识,连起来却不知道什么意思”。

  这些穿搭“黑话”,其实是时尚新词,它们往往一经发布,就因新鲜感、潮流性让相关话题热度飙升。数据显示,“美拉德”话题形成一周多时间内,相关产品全网售卖近百万单,商品交易总额超亿元;今年春夏大热的“薄荷曼波”趋势自发布以来,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获得极高的关注度和曝光量。

  以后者为例,其代表一种结合薄荷绿色和曼波舞蹈精神的时尚风格,融入清新脱俗的自然色系及户外元素,为都市生活增添生机与活力。薄荷曼波的影响力已从时尚服饰辐射到文化旅游、建筑装修、美妆护肤等多个行业领域,“圈粉”众多消费者。

  时尚界为何总有新词?

  事实上,造词营销在时尚行业相当普遍。用一些“可感知、可想象、可反应”的词汇来“包装”商品和描绘趋势,是激发消费者购买力的有效手段。国际时尚界有利用流行色周期来推动产品销售的传统,通过引入流行色等时尚元素,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牵动庞大产业链条。

  消费者日益个性化与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也催生了时尚新词。在我国,新生代消费者更关注商品的独特个性、附加价值和文化标签。时尚行业正是通过不断发布流行趋势、营造新词推动文化、品牌、营销联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时尚潮流瞬息万变,这波新词为何这么火?

  这与经济学领域的示范效应有关。经济学家认为,人们的消费行为不但受收入水平影响,而且受其他人的消费行为影响。在面临选择时,特别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消费者会倾向于观察周围的人是如何决定和做选择的,然后模仿和效法;因为周围人的选择可能会带来有用信息,有助于节省搜索和决策成本。

  在商品供应极大丰富的今天,消费的示范效应表现得更加明显。自薄荷曼波趋势发布起,抖音上就出现了一批分享薄荷曼波穿搭及妆容的博主。此后,更多平台品牌、公众人物通过话题内容创作,示范如何演绎薄荷曼波风,使这一趋势不断传播、发酵。这种示范效应,不仅让更多受众了解并追随这一风潮,还给了原本介于可买与可不买之间的消费者一个“一定要买的理由”。

  此外,平台商家通过放大消费者的情绪价值,制造消费中的稀缺感。

  对于时尚产业来说,通过趋势打造,放大情绪价值,能挖掘出更多潜在消费需求。

  炎炎夏日,薄荷曼波风为生活注入一丝清凉。上班族难免会有职业倦怠,贴近自然的薄荷曼波风带来疗愈感和焕新感受,成为祛除“班味”的绝佳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流行话语权往往由欧美主导,但美拉德风、薄荷曼波这波新词大多是由国内社交平台与时尚媒体联合推广的。

  平台商家正是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需求偏好,以精细化营销对标消费群体,将商品与消费者进行情感链接,从而营造出“你的衣橱里还缺一件衣服”的消费心理,借时尚新词制造新的稀缺性,为消费者提供“买买买”的新理由。

  衣橱里总缺一件衣服,但市场并不缺选择。可以说,时尚服饰行业已步入“货找人”的时代,对平台商家而言,造词只是手段之一,重要的是洞悉趋势风向,构建独特内容价值,精准触达并打动兴趣客群。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徐 达)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