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国联证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7.3% “三端”发力活跃资本市场

王珞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王珞)近日,国联证券发布2023年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07亿元,同比增加41.8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亿元,同比增长37.3%;ROE为3.48%,同比增加0.85个百分点。截至上半年末,公司资产总额为861.6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84%;归母净资产为177.4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9%。

  2023年上半年,国联证券从融资端、投资端、交易端出发,以各项业务的优异业绩,活跃资本市场,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投资端加大财富管理转型

  今年上半年,国联证券各主要业务表现出较强的成长性,部分业务大幅增长。其中,公司上半年自营业务净收入为9.62亿元,同比增68.47%;投行业务净收入为2.81亿元,同比增14.92%;资管业务净收入为0.84亿元,同比增11.80%;经纪业务收入与去年基本持平,净收入为2.61亿元。

  从公司经营亮点来看,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方面,公司客户总数达168.61万户,同比增长13.47%;金融产品销售规模达112.49亿元,同比增长14.95%;基金投顾总规模69.65亿元,保持在行业前列。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基金投顾业务签约总户数28.18万户,较年初略有增长。

  投资银行业务方面,公司今年上半年完成IPO项目、再融资项目各2单,合计承销金额30.59亿元,同比增长194.70%;完成债券承销(含分销)项目80单,合计承销金额278.34亿元,同比增长34.35%。

  资产管理及投资业务方面,国联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受托资金规模为1114.33亿元,同比增长7.18%;国联通宝存续备案基金16只,管理规模达54.55亿元。

  信用交易业务,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国联证券两融余额103.41亿元,同比增长9.57%;业务规模市占率6.51‰,同比增长10.60%。

  证券投资业务方面,国联证券权益类证券投资业务收益率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固定收益业务实现稳健收益,交易量持续增长,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股权衍生品业务持续推进业务模式创新,业务规模稳定增长。

  在投资端,今年上半年,国联证券持续加大财富管理转型。公司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以客户为中心,优化财富管理组织架构,搭建客户和员工分级分类的精细化服务体系和管理体系,推动财富管理深化转型;聚焦以基金投顾业务为基础的配置业务,全面向买方投顾转型;推出大方向好医生服务,建立全线上的“获客-转化-服务”业务闭环,探索线上营销新模式;坚持“小B大C”客群定位,提升机构客户服务能力,拓宽财富管理的广度和深度;持续加强队伍规模和能力建设,强化队伍育成管理。

  在交易端,国联证券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本质看,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对公司持续开展财富管理业务转型是有正面作用的。费率改革所体现的人民性,持续引导基金公司、销售机构牢固树立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的营销理念,与国联证券基金投顾始终践行的以人民为中心、面向大众、为各类客群提供触手可及的专业服务、践行普惠金融的理念高度契合,有助于基金投顾业务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大财富棋局破题频上演

  今年4月,国联证券公告称,证监会近日于网站披露了《关于核准中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变更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的批复》,核准公司成为中融基金主要股东,核准无锡国联集团成为中融基金实际控制人,对公司依法受让中融基金5.66亿元出资(占注册资本比例75.5%)无异议。5月,据国联证券公告,中融基金完成股权登记工商变更,公司持有中融基金股权的比例为75.5%,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8月,中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名称变更为国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相关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已完成,并取得了新的营业执照。

  这意味着国联证券入主国联基金后,正积极拓展公募版图,将逐步开展与公募基金的协同,加速财富管理转型布局。

  国联基金快速补充国联证券在资产管理领域的业务布局。截至目前,国联证券参股中海基金,持股比例为33.4%;持有国联基金75.5%股份实现绝对控股。此外,国联证券还积极申请设立资管子公司及公募牌照。国联证券有望通过控股国联基金、参股中海基金、设立持公募牌照的资管子公司,最终实现“一参一控一牌”。

  国联证券董事长、总裁葛小波表示,由于资管市场足够庞大,在经营主体之间有效隔离、信息披露充分的情况下,客户在选择方面更多考虑的是服务机构自身不同的资源禀赋,资管子公司和国联基金之间的良性竞争符合行业发展规律和特点,有利于推动机构自身和行业整体的高质量发展,不会构成无序竞争。未来资管子公司与国联基金在服务客户群体、业务布局等方面也将存在一定差异。资管子公司和国联基金将基于各自的现行优势和资源禀赋,推动差异化发展。

  融资端助力市场活跃 为企业创新注入金融动能

  在融资端,国联证券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通过“投行+投资+产业落地”特色业务模式,大力支持科技创新,积极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服务能力,为企业创新源源不断注入金融动能。

  一是发挥直接融资优势,股债结合支持科创企业做大做强。2023年上半年,国联证券投行子公司华英证券支持多家行业领先的科创企业上市融资。碧兴科技IPO成为科创板近两年来第一家环境监测领域的上市企业,麦驰物联创业板IPO引领国内社区安防智能化发展,专精特新“小巨人”科强股份成为无锡市第六家北交所过会企业。公司还通过绿色债、可转债等多种方式促进直接融资比重提升,完成通用股份定增项目、“23渭南绿色债”、春秋股份可转债项目等,上半年可转债承销家数、承销金额和承销收入跻身行业第11位、17位和14位。今年6月,国联证券助力天键股份顺利上市,为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江西于都增添首家创业板IPO企业,在服务国家战略、助力乡村振兴中提升品牌形象,彰显国企担当。

  二是加大推动产业导入力度,助力现代产业集群发展。今年上半年,国联证券成功发行全国首单“专项用于集成电路”公司债券“23国联K1”,重点投向半导体“补链强链”领域,助推无锡在半导体领域的创新和竞争力提升;牵引阿基米德半导体研发中心落地无锡,预计年研发投入8000万元到1亿元,助力“地标产业”腾飞。

  近年来,国联证券聚焦无锡“465”现代产业集群建设,利用自身核心客户资源,例如国内新能源动力电池排名前三企业中创新航、千亿芯片龙头企业闻泰科技等,为无锡企业引荐所服务的核心龙头企业及其上下游资源,延长产业链,实现产业赋能。

  三是加快自身数字化转型,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国联证券将金融科技战略写入“十四五”规划目标,加大信息技术投入,建立专业化人才队伍,不断提升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创新能力,赋能公司改革发展。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走向深入,公司自研公募基金投顾业务综合服务平台系统,极速交易系统性能始终保持在行业第一梯队,构建完整的资管数据平台和产品管理系统,业内较早上线投行项目底稿电子化管理系统等赋能业务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提升。国联证券与恒生电子联合申报的《公募基金投顾业务综合服务平台》项目荣获人民银行“2021年度金融科技发展奖三等奖”。

  证券公司活跃资本市场大有可为

  证监会提出,要从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等方面综合施策,协同发力,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在资本市场领域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对于活跃资本市场这一重要课题,国联证券党委副书记、董事长、总裁葛小波指出,打造活跃的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有助于资本市场更好发挥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功能。证券公司是资本市场重要的参与方,在活跃资本市场方面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葛小波认为,从服务居民角度看,证券公司要更加积极推动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资本市场是服务居民财富保值增值的重要市场,不断提升居民财产性收入,有助于更好推进共同富裕。从服务企业角度看,在全面注册制背景下,证券公司既要满足客户全生命周期的上市融资及上市后再融资需求,也要切实提高执业质量和把关能力,当好资本市场的“看门人”,保障资本市场生态良性发展。

  葛小波认为,在全面注册制环境中,投融资改革并重,以更大力度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仍是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的重中之重。保险资金、养老金及年金以及银行端资金是目前最为主要的长期资金,建议国家加大中长期资金鼓励政策力度,使其在市场中起到“稳定器”“压舱石”作用。一是引入增量中长期资金入市,适当放宽社保基金、银行理财、保险资管等主要中长线机构入市门槛,优化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比例要求;二是丰富和完善多元化投资产品,引导存量资金进行中长期配置,也是吸引更多长期投资者积极参与市场的重要手段;三是优化资本市场环境,为中长期资金构建“愿意来、留得住”的市场环境。

  葛小波表示,融资端改革是激发资本市场活力的核心,同样也是改革的深水区。融资端作为资本市场的供给端,不仅关系到企业和实体经济发展,影响着投资者利益,也是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具体来看,融资端的制度机制或可从下述方面进行完善,一是继续完善、优化IPO制度,加强对融资企业的甄别筛选;二是健全退市机制,打造健康活跃的资本市场;三是加强已上市公司监管力度,打击市场违规、违法行为,提高信息透明度,保障投资者权益;四是应当鼓励回购与增持,加大分红比例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优化减持制度,促使资本市场发展长远化;五是REITs市场,充分地将好的基础设施项目,打包成REITs项目融资,降低宏观总体杠杆,做好REITs市场的投资者教育,让更多的投资者了解REITs,提高投资者的参与度。

  对于交易端还有哪些制度短板需要补齐,葛小波表示,“活跃资本市场”,交易端措施也是重要一步。一方面,交易端在公平合理的前提下,可增加灵活性,提高投资的便利性,提高投资者参与的热情;另一方面,加大信息披露违规、违规交易的处罚力度,增加交易的公平性,也是监管重点。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