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P2P平台乱象丛生 行业标准开始酝酿

殷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P2P无疑是当下互联网金融领域中的“话题王”。与银行理财产品高昂的起购金额相比,P2P网贷门槛较低,再加上诱人的收益率,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颇具吸引力。上半年,P2P行业各种不同的业务模式层出不穷,创新发展持续推进。

  然而,一边是规模爆发式增长,另一边却是不绝于耳的负面传闻,跑路、倒闭等现象频繁上演。对于如何控制网络借贷的风险,成为困扰行业机构以及网贷平台发展的棘手问题。在P2P监管法规迟迟未能出台之前,一些P2P平台开始酝酿行业标准化事宜。

  平台乱象丛生

  眼下,P2P行业过度包装已成较为普遍的现象。某P2P平台总裁表示,金融产品的质量只能依靠直观感受来评定,而包装就变成了优化直观感受的最佳捷径。很多网贷平台的做法与线下“基金”类似——夸大事实,虚报背景。虽然很多P2P平台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骗钱跑路,只是希望通过包装换得用户更多的信任感,由此扩大业务从而更快赚钱,或是赚更多的钱。

  据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P2P行业存在几种典型过度包装现象。

  对公司背景进行包装,具体分两种。一是获得具有国有企业股东背景的企业注资或持股,这种包装对中国绝大部分老百姓是有效的,但问题有二:很多国企背景的公司中国有资产是虚设的;多数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一旦出现问题与国有资产完全无关。过去很多出事的线下理财“基金”,都是如此包装,结果让很多投资人赔了钱。二是虚报融资。有些公司没有获得融资,谎称自己获得了融资;有些公司获得了一千多万元人民币融资,谎称获得了千万美元融资;有些公司获得了500万元人民币融资,谎称获得了千万元融资。

  对风控能力的包装和对风控流程的包装。夸大风控团队的风险控制能力和背景,同时刻意夸大风控技术的专业性,一些平台的风控团队都是虚无的,基本就是信息录入员。

  对项目进行包装。很多平台在项目手续不齐全的情况下,甚至在担保物及相关文件没有落实的情况下,就在平台上发布项目;有些平台会美化项目,例如,把一个普通的中小借款企业描述成重点企业。

  “这些问题的出现,根本原因是现在的网贷没有得到相应监管,或是缺乏专业的独立第三方评级机制和评级机构的监督。而投资人绝大部分属于盲目期,大家会直观地去相信‘背景’等虚无缥缈的要素,而忽略了项目本身。”金信网首席运营官安丹方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对于投资人而言,最需要做的工作是:第一,不要相信那些“虚头巴脑”的背景,所谓的“背景”不意味着风控能力,更不意味着代偿能力;第二,选择那些信息透明的平台,那些可以让你看清风险数据,同时愿意把风险点分享出来的平台;第三,要坚持分散投资,没有一个企业是可以永生的,也不会有任何平台可以承担未来的一切潜在风险;第四,保持一颗平常心,在任何一个平台投资都一样,理财非存款,投资需谨慎。

  监管部门态度明晰

  虽然P2P监管法规仍未出台,但是根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监管层的态度已十分清晰。

  日前,在南京举行的“趋势与风控·中国P2P发展之路——中国互联网金融季谈”上,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副主任李志磊强调,P2P企业必须明确自身的信息中介定位,而非信用中介;P2P行业作为信息中介,必须具备准入门槛,注册资本、风险管理、人员专业背景、组织架构、IT设施等都必须具备基本条件,P2P机构不得建资金池、不得提供担保。他建议,P2P行业需要探索更好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加强行业标准化与信息共享,组织投资者教育,帮助投资者更好地鉴别“真P2P”企业。

  在此次会议上,包括李志磊在内,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副司长徐诺金在提及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原则时,均表示要及时披露交易信息,提高行业透明度,让每位投资者都能有效掌控投资交易信息的观点。

  2014年过半,监管层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原则已经明确,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可能即将落地,虽然目前尚无明确的时间表,但是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说,如何定位自身,到底是被动等待,还是主动靠近,成为最近不少互联网金融行业人士探讨的热门议题。

  “目前,天津、深圳、昆明、上海、江苏等城市政府已经颁布互联网金融监管意见,我们渴望各地方政府引导,加快调研监管的步伐,出台相应的监管政策。”安丹方说,如同当年企业ISO9000等质量体系一样,P2P网贷平台应该建设标准体系。目前监管政策落地时间表尚不明确,P2P企业不能坐等监管规范行业发展,必须积极主动应对。作为首家提出P2P行业标准化体系的P2P企业,金信网希望为投资者建立一个良性可供参考的行业标准,让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平台时有据可循。据了解,目前这家平台已设立风控、服务、法律、技术、合作、支付结算等标准模型,其中风控标准涵盖了三重审核、29道工序。“P2P标准化体系一旦建立并且在行业内全面推广,那么符合标准化体系的企业自然能够获得投资者的信任,为‘真P2P’企业有效背书。”安丹方说。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