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业存单依赖仍大 股份行发行计划多了5110亿
截至1月18日下午4时,第一财经记者根据统计,已有250余家商业银行公布了2021年同业存单发行计划,合计金额大约14.5万亿元。
与2020年相比,2021年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同业存单发行计划继续呈扩张趋势。在已有数据的10家股份行中,不少银行同业存单计划发行额较去年增加500亿~1000亿元,总计则增加了5110亿元。
“2018年《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等各项监管政策陆续出台,在新的环境背景下,同业存单有利于改善流动性匹配率和流动性覆盖率等指标,是更好的负债管理工具和流动性管理工具。另外,相较于国有大行,股份行客户基础相对较为薄弱,需要依赖同业存单等方式实现负债端扩张。”多位银行业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
股份行对同业存单仍较依赖
自2013年12月推出以来,同业存单便快速发展。有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同业存单存量已达到11.11万亿元,约占债券存量的9.7%;年度发行量最大的为股份制银行,大概有7万亿元。
据第一财经记者梳理,有10家股份行(渤海银行、广发银行未披露数据)已经公布2021年度同业存单发行计划,预计同业存单发行额总计62500亿元,比去年的57290亿元多了5110亿元,增幅约9%。
在这10家股份行中,兴业银行和浦发银行2021年同业存单发行计划额最高,均为9000亿元。兴业银行称,原因在于,鉴于同业存单相比线下同业存款更透明,流动性更好,债权债务关系标准化、规范化程度更高;同时,近年来市场对同业存单特别是高等级同业存单的投资需求增速总体高于线下同业存款。
“2021年将继续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加大一般性存款拓展力度,确保同业融入资金余额占比符合监管要求。因此,在确保同业融入资金余额占比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继续发挥同业存单在流动性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拟申报2021年度同业存单发行额度9000亿元。”兴业银行表示。
浦发银行在2020年申报的额度为8000亿元,但实际上发行的额度达到10000多亿元。浦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末,当年发行同业存单507期,发行总额10602.5亿元,同业存单余额7600.9亿元,新发生及余额规模均位于市场第一。“为有效发挥同业存单市场融资功能,合理调整我行同业负债结构,我行特申请2021年度同业存单发行额度为9000元。”浦发银行称。
另外,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在2021年的申报额度也比2020年均提高了1000亿元。“预计2021年同业资金会继续从线下向线上转移,存单发行是为在总体同业负债控制下,实现本行线上和线下同业存款的比例调整。预计今年本行对批复额度的使用率在90%左右。”平安银行表示。
不过,并不是所有股份行对同业负债的依赖度都那么高。招商银行2020年度同业存单发行申请额度6000亿元。但截至2020年11月30日,招商银行在当年度发行同业存单共计187期,发行总量2007.4亿元;同业存单发行余额1694.4亿元,较年初的3528.1亿元减少1833.7亿元。
“相比国有大行,股份行客户基础相对较为薄弱,需要依赖同业存单等方式实现负债端扩张。此外,近年来在流动性保持适度充裕的环境下,同业负债成本一定程度上降低,也激发了银行发行存单的积极性。”东方金诚金融业务部助理总经理李茜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另外一位银行业人士称,结构性存款压降力度大、股市分流存款也是股份行对同业存单需求大的原因之一,尽管银行不断在负债端调结构,但不少股份行还是存在压力。
流动性分层将进一步显现
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同业存单的信用分层状况依然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近期央行货币政策对市场呵护有加,防范信用违约风险也成为2021年上半年货币政策的主要基调之一。尽管我们认为今年像2019年那般接二连三发生银行风险暴露事件的可能性不大,但银行个体的风险依旧不能忽视。弱资质中小银行的存单风险仍足以引起投资者警惕。”国金证券分析师段小乐表示。
对今年可能出现风险的区域,段小乐称,对于总部在东北和华北这两个高风险地区的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应做好筛选工作,谨慎介入;华南地区应对广西的地方性银行发行的同业存单予以重点关注;西南和中部地区风险整体可控,但还是要结合发行主体的资质和经营情况来筛选介入;华东地区同业存单发行量最大,融资比例也高,由于地区经济发展强劲、财政实力较强,华东地区银行机构的信用风险较低,但依然要关注小微信贷占比较高、风险敞口较大的个体银行。此外,可选择性增持性价比较高的高溢价存单,比如前期风险暴露比较彻底且获得国家和省级政府大力扶持的银行发行的高溢价存单。
李茜也对记者表示,随着经济逐步复苏,预计2021年货币政策更加常规化,商业银行流动性分层现象将进一步显现。具体来看,和国有大行、股份行、头部城商行和农商行相比,大部分地方性中小银行同业存单将出现不同幅度信用溢价。
“对于中小银行,因其吸储能力有限、同业监管较严、不少‘创新’产品叫停,负债端面临较为严峻的问题,可能会限制资产端的投放,从而影响部分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另外一位分析人士称。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