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事项:
今年是中国央行正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十周年。在过去 10 年里,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长足进展。
平安观点:
1、特征事实之一,是美元依然是雄踞全球首位的国际货币,其地位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的 10 年内甚至不降反升。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 10 年内,美元在全球支付货币与全球外汇交易货币中的占比还有所上升,在全球储备货币中的占比几乎不变。这就意味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不仅没有重创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甚至还有所强化。这与欧元在欧债危机中遭遇重创、美国政府对次贷危机的反应更为及时更加坚决、美国经济在全球危机后反弹最快等因素密切相关。
2、特征事实之二,是作为美元最主要的挑战者,欧元在过去 10 年内不但没有缩小与美元的差距,两者的差距甚至还在拉大。
在 2013 年之前,欧元在全球结算货币中的份额其实还高于美元,而现在其份额已经落后美元近 8 个百分点。欧元与美元在全球交易货币中份额的差距由 2007 年的 24.3 个百分点拉大至 2016 年的 28.9 个百分点。欧元与美元在全球储备货币中份额的差距由 2008 年年底的 37.6 个百分点拉大至 2018 年年底的 41.0 个百分点。过去 10 年内欧元与美元国际地位差距的拉大,在很大程度上与欧元区政府对欧债危机的反应缓慢、应对手段不充分,且核心国与外围国之间缺乏协调,导致欧元区经济复苏显著滞后于美国经济有关。
3、特征事实之三,是未来 10 年内人民币要赶超的对象,并非美元与欧元组成的第一梯队货币,而是英镑与日元组成的第二梯队货币。
尽管如前所述,人民币在 IMF 特别提款权货币篮中的权重已经超过了英国与日本,但在全球结算、全球外汇交易与全球储备货币这三个方面,人民币与英镑、日元之间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生动地说明了一国货币的国际地位上升可能显著滞后于一国经济的国际地位上升这一事实。不过,由于人民币与英镑、日元在三个维度权重方面的差距仅是个位数的差距,考虑到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以及中国整体实力的不断崛起,在下一个十年内,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地位方面超过英镑与日元,应该说是完全可以期待的。不过反过来说,人民币要真正与美元、欧元并驾齐驱,还尚需很长的时日。
4、特征事实之四,是真正综合反映一种货币的国际竞争力的,是该货币在全球储备货币中的地位,而决定储备货币地位的,则是一国金融市场的深度、广度与流动性。
美元在全球储备货币中的优势地位最为突出,依然占到全球储备货币的 60%以上。应该说,储备货币的地位是真正能够反映一国货币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指标,而真正决定官方投资者愿意把储备资产投资于哪种货币的最重要因素,则是该货币发行国的金融市场,能够提供规模足够大、品种足够丰富、流动性足够强的金融产品。金融市场的差距,其实也是欧元与美元的核心差距之所在。欧元区一体化尽管依然非常深入,但欧元区尚未形成一个真正一体化的金融市场。而从金融市场维度来看,中国与美国在金融市场的深度、广度与流动性方面依然有着较大的差距。
5、要在未来 10 年内继续深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我们提出的主要建议包括:第一,要尽快推动国内经济结构性改革(例如国企改革、土地改革、服务业对民间资本的加快开放、更具包容性的城市化等),提高经济增长效率,确保中国经济能够在未来 10 年继续保持相对快速增长;第二,要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进一步积累,避免系统性金融危机的爆发;第三,要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让人民币汇率在更大程度上由市场供求来决定;第四,要大力发展人民币作为国际计价货币的功能,进一步发展人民币计价的国际性大宗商品市场;第五,要加大国内金融市场向国外机构投资者开放的力度;第六,要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鼓励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培育沿线国家对人民币的真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