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道基金张迎军:大类资产重新配置时间窗口开启
□博道基金基金投资部副总经理 张迎军
A股市场在今年年初下探低点2440点后,走出一波迅猛的反弹行情,最高至3288点,涨幅近35%,但随后旋即又步入快速调整。行情的转瞬变化让很多投资者不适应。除了经济周期性探底之外,外围环境的不确定性也是市场调整的原因。
静待业绩增速好转的拐点
从2018年年报及2019年一季报统计来看,目前A股多数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增速还处于下降周期。根据上一轮A股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周期的统计数据分析,上市公司业绩增速下降的周期为9个季度。从2017年二季度上市公司业绩增速见顶开始计算,到2019年5月本轮A股上市公司业绩增速下降周期持续了8个季度。笔者认为,随着2019年年初以来财政政策刺激与货币政策变化对实体经济的传导,上市公司业绩增速的拐点也即将出现。因此,本轮沪深股市调整幅度有限。
展望A股后期中长期走势,倾向于认为2019年沪深股市总体处于牛熊转换底部震荡走势。首先,上证综指2900点与沪深300指数3650点所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13倍与12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水平,显示了市场的巨大潜力。其次,从大类资产比较角度看,在与房地产、债券、信托、非标理财等资产类别比较中,A股的估值水平有绝对吸引力。
大类资产迎重新配置时点
在过去两年中,随着房地产、信托等类别资产增长分别见顶回落,境内居民大类资产中长期重新配置的时间窗口正在打开。
首先,从中外历史经验看,大类资产重新配置转换期时间窗口的时间跨度可以长达2到3年时间,而一旦重新配置的趋势被确立,资金大量流入的资产类别将迎来一轮波澜壮阔的牛市行情。2019年一季度沪深股市的大幅上涨,正是境内大类资产重新配置的一次开始序曲。
其次,大类资产重新配置的趋势确立是需要条件的,需要市场各参与方形成一种长期共赢的循环。从股票市场战略地位重新定位、对近期上市公司违规违法严肃处理以保护投资者利益等政策导向判断,A股市场正在向建立“长期共赢循环”努力前行。
第三,从过去几轮A股市场底部构成熊牛转换的历史经验分析,“货币拐点——市场底部——经济拐点(上市公司业绩拐点)”的顺序是一种比较大概率出现的形式。今年4月下旬以来的A股调整,可以理解为市场在等待上市公司业绩拐点出现并确认的信号出现,从而完成中期市场底部的构建。绝大多数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拐点在今年二、三季度出现的概率较大,因此本轮A股调整是增加A股股票资产配置的较好时机。
不过,对目前A股股票投资而言,同时也需要关注以下风险:第一,对外围市场的担忧带来的市场风险偏好下降。第二,以康美药业、康得新为代表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大股东侵犯上市公司利益的案例数量扩大化,对市场带来的非系统性风险冲击。
两维度寻找投资机会
基于对A股市场中期看好,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维度来寻找股票投资机会。
首先,基于自上而下的逻辑,根据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阶段、资源要素的比较优势判断,现阶段看好以下投资方向:消费品行业。回溯分析美国股市50年历史中的长期牛股构成,消费品股票占据多数,这是由消费品行业上市公司一些天然属性决定的。中国股市目前也正在经历类似的路径。因此,现阶段股市中在消费品行业找到长期牛股的可能性更大;医疗服务行业。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中国医疗服务价格处于较低水平。面对数量庞大患者不断提升医疗服务体验的巨大需求,医疗服务行业中长期发展空间巨大;房地产相关产业链。现阶段中国最具全球竞争力的比较优势在于大规模制造带来的规模经济优势,在具备规模经济特征的行业中相对容易找到业绩持续增长的公司。房地产作为经济增长的基础性行业,有着中长期稳定需求。以家电、建材、家居等房地产相关产业链,行业特征契合大规模制造优势,同时行业的竞争格局也是以内需与内资竞争为主。因此,过去房地产产业链相关行业出现过长期走牛的股票,未来这一趋势还将继续。
其次,从自下而上的逻辑来看,在目前的经济背景下,相对于多元化经营而言,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扬工匠精神,把专业化做到极致的上市公司,更能为股东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