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银行跨越三个千亿台阶 金融赋能地方经济发展
原标题:成都银行跨越三个千亿台阶 金融赋能地方经济发展
4月29日,成都银行(601838.SH)2020年年报与2021年一季报同时公布。在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核心指标持续增长的同时,成都银行也在多个方面体现出了高成长高盈利的特性。
其中有代表的是,成都银行资产规模在2021年一季度末首次突破7000亿元,从而实现了三年“三个千亿”台阶的跨越——从2018年末的4922.85亿元起步,2019年、2020年末分别达到5583.86亿元、6524.3亿元,在2021年一季度增至7137.4亿元,获得新突破。
与此同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都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出,也为成都银行的后续发展带来不竭动力,成都银行表示,在行党委和董事会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十四五”时期将继续开创提速换挡、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局面。
一季度营收增速列行业第二
成都银行发布的两份财务报告,均有多个财务数据列38家银行业上市公司前列。
成都银行2021年一季度报显示,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成都银行的资产总额为7137.41亿元,首次突破7000亿大关。营业收入为41.10亿元,同比增长19.93%;这一增速在38家银行股中,列第2位,且是仅有两家营收增速突破19%的银行股之一。
净利润方面,一季度成都银行为16.69亿元,同比增速18.10%,列全行业第4位,同时,一季度每股收益0.46元,列全行业第7位,表现亦较突出。
成都银行2020年年报显示,2020年,成都银行的营业收入为146.00亿元,同比增长14.73%,列全行业第5位;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25亿元,同比增长8.53%,列全行业第2位。
盈利能力方面,2020年,成都银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94%,列A股上市银行第一。
此外,2020年年报和2021年一季报所透露出的细分指标,也印证了成都银行的高成长性与发展能力。
商业银行成本收入比是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是银行经营效率的直接体现。该指标反映了银行每一单位的收入需要支出的成本,成本收入比越低,银行单位收入的成本支出越低,表明银行获取收入的能力越强。
近三年,成都银行的成本收入比稳步下降,从2018年的25.77%下降至2020年末的23.87%。
成都银行的加权净资产收益率(ROE)保持在行业内前列。2021年一季度的ROE为4.09%。资产结构持续优化,贷款余额(不含应计利息)在全行总资产中的占比由2020年初的41.4%升至2021年一季度末的44%。
而在负债端,存款基础向来是成都银行的传统优势,该行客户存款余额(不含应计利息)在总负债中的占比持续维持在72%左右,截至3月末,该行客户存款余额超过4800亿元,较年初增长10.3%。
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2020年末创近六年新低。具体而言,2020年年报显示,成都银行的不良贷款从年初1.43%下降0.06个百分点,至1.37%,同期逾期贷款占比降至1.38%,关注类贷款占比由去年初的0.92%降至0.68%。
财务数据之外,成都银行的“精细化、大零售和数字化”三大转型战略,目前正在稳步推进。
如全新上线的成都银行手机银行,四川方言语音智能客服以及重构的开放银行服务等一大批数据服务应用,为不同年龄阶段和层次的客户提供了多元化的服务体验。
同时,成都银行启用了新一代数据中心,作为按照国际最新的T3+标准建设,该数据中心已达到国家A类机房标准,可承接未来银行业务模式的发展。
此外,成都银行还成立了数字化转型委员会,横向打通个人金融、电子银行,财务,风控,会计等数据相关的前中后台相关部门,这将助于提供成都银行数字化客户洞察、渠道、营销、风控等十个方向的数据处理需求,通过技术迭代不断赋能金融业务成长。
成都银行2020年年报的一项数据也透露出该行的转型情况:去年末该行信息科技人员共240人,占在岗员工总数比例为3.9%,全年金融科技资金投入6.3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4.3%。
在2020年英国《银行家》公布的最新排名中,成都银行居全球前1000家商业银行第254位,较2019年提升15位。
而为支持未来各项业务发展,成都银行已于日前通过董事会决议,拟发行不超过80亿元可转债。
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始于2020年初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地方金融业也将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国信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曾指出,历史上,区域经济战略的实施通常伴随大量重资产项目上马,推升信贷巨量投放,如《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推动上海银行、汉口银行等当地城商行信贷投放显著加速。国信证券认为,当前成渝地区经济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地位,进入高速建设期,基建项目大量上马,叠加经济建设吸引人口流入,这将利好成都银行对公及零售业务。
目前,成都银行正在全力推动成渝两地重点企业“互动合作、高频交流”,深度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重大产业项目,结合多种方式及渠道给予资金要素支持。
同时,成都银行也积极把握营销机遇,加强行业指导,围绕地方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加大对地方优势产业和重点产业的精准营销,如2021年3月,成都银行与渝农商理财子公司共同发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题理财产品,以实际行动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满足成渝地区投资者多元化投资需求。
成都是全国首个系统提出发展新经济的城市,将新经济发展由概念转化为了实体,以创新和魄力为探索城市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建设性方案。
成都银行在近年来也以金融业赋能,为新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如针对大量新经济企业为小微和初创企业的实际情况,成都银行大幅增加小微企业首贷和信用贷投放力度,强化稳企业保就业的金融支持,提高了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对于轻资产、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等特点的科技型企业,通过企业白名单制,解决科技小微企业担保难、抵押难的问题,大力支持科技型企业,带动全行为全市38%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帮助他们走上发展“快车道”,通过激发市场活力,助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2018年2月,成都召开建设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大会,提出“加快建设服务治蜀兴川战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西部金融中心”。
同年,成都银行登陆A股市场,强化了以金融支持地方实体经济发展的功能,为地方经济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在成都银行2021年一季度展现稳定增长的同时,2021年一季度,成都经济也展现了较强的韧性与“抗疫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52.84亿元,同比增长17.3%,较2019年同期增长13.8%,两年平均增长6.7%。金融业在其中的表现功不可没。
未来,金融业依然是成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21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提升西部金融中心集聚辐射能力。成都“十四五”规划纲要显示,力争到2025年,成都作为全国重要的金融中心建设要迈上新台阶。
基于上述时代背景和地方经济发展要求,成都银行表示,将在行党委和董事会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重大发展机遇,始终秉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市场定位,坚决推进各项改革发展举措,着力抓好提质增效,盈利动能保持强劲,将在“十四五”时期继续开创提速换挡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局面。